学科融合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术建设
从无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对于互联网时代身兼重任的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加速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新文科建设中的特色担当,而“学科融合”是实现共赢的现实路径。
强化中国视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利用马克思在另一时代的论述来解决当下具体的现实问题。打造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不能脱离社会媒介化的现实表征,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建设离不开大历史、大文科的科学指向。这一指向的历史意义在于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获取有关传播以及社会变迁问题解读的“元认知”。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认清中国问题、熟悉中国现状、体验中国发展、掌握中国文化逻辑,才可能完整建构我们期冀的中国特色——而这一切必须有赖于学科之间的深度互动。新闻传播研究尤为需要多元的学科视角,在现实媒介表征尤其是社交媒介表征专业解读的基础上,在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于广阔自然科学领域的融合与渗透中展开学术研究,立足中国社会,面对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把媒介化时代的媒介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因此,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需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进程亦是如此。
拓展学术视野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生存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中关于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分析论述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亦不例外。从《莱茵报》到《新莱茵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丰富、曲折并执着的办报历程中建构完成了有关新闻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地位、作用、性质等问题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围绕报刊与人的生存问题的现实关注,是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利用社会舆论和媒介工具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深入思考。今天,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重塑过程,从生产到消费,从社会结构到人际交往,“技术赋权”迸发着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随着中国在新时代大国地位的确立,我们日益发现,新技术不仅要求媒介融合,同时日益凸显学科融合的紧迫性。毋宁说,学科融合是技术景观中社会媒介化的清晰指向。
社会媒介化与媒介社会化相生相伴。今天任何有关“媒介”的研究都已不是纯粹的媒介研究,没有综合性视阈和跨学科思考就无法完成对一切媒体行为的梳理与反思,更无法深刻获得对新媒体的系统认知。例如在新媒体研究的框架结构中,经济学视角的新产业解读、政治学视角的民主促进、文学和语言学中被网络互动颠覆的日常创作、社会学因媒介变迁带来的诸多社会新问题、哲学人类学中“人”网络化生存的新遭遇等不可或缺,没有这些跨学科的思考,就无法获知媒介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新闻教育早已不再是纯粹的专业教育,如果继续用单一的、传统的、固化的逻辑理念建设新闻传播学科,不但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还可能走向末路。
新闻传播教育长时间以来存在着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学科与专业脱节等问题,尤其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下这些问题较为凸显。当然,这也为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跨学科诉求是各学科发展的锦上添花,那么互联网时代的跨学科认知就是时代刚需。新闻传播学科只有充分利用新文科建设的历史契机,在“科技、人与社会”共性命题中完成开放的、跨学科的范式融合,才可能在虚拟空间操控现实世界的技术语境下,有的放矢地应对属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华丽转身,完成自身应有的特色担当。技术发展越快,越需要在人文学科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没有接地气的、立足中国社会的、属于中国人的媒介课题研究,就难以建立更加全面的、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促进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优势同样也是人才优势。5G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技术赋权时代用户应用技术建构正确观念导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是新闻传播学科在当下历史阶段任务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在新闻传播的业务操作层面分析研讨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但是在整个社会都已媒介化、智能化的新语境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因此,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不是单纯围绕新闻专业的教育问题,而是新闻教育及新闻研究真正与其他学科、与社会问题完全融合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完成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通识教育的美好意愿。
当然,落实到日常本硕教学和实践创新中需要结合实际展开探索,但学科融合的顶层设计是关键,因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大局观不是通过空洞说教就可以建构,而是需要完成知识结构上的系统启蒙。首先,无论学生抑或新闻教育者,要改变行为必须先改变认知,没有媒介教育者的认知转型就不可能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合理的价值取向。其次,尽快打通“新闻传播”与整个“人文社科”融合创新的绿色通道,在新闻学科日常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人文认知,同步在各学科发展建设中促进媒介化转向的基础交叉,只有在聚合中才能打造出最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素养和人文素养。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产品能够认清中国问题、熟悉中国现状、体验中国发展、理解中国文化,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体系下表达人民精神、人民思想和人民感情,能够通过理性分析而引领时代。这些均需在传统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中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建构,通过学科和专业的一体化建设来摸索前行。可以确定的是,这不但有利于培养通识人才,也有利于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更有利于培养互联网时代“全面发展的人”。
如前所述,新闻传播教育早已不再是纯粹的专业教育,媒介研究也不再是一般性的媒介理论可以承载。通过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研究方向的调整、学科规划的重设等将新闻传播学科做大做强,将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融入研究之中,将各个学科深厚的学术底蕴吸收进来,将经过历史检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媒介化时代的现实困惑结合起来,如此学术交叉和学术创新必将提升新闻传播学科对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作用。
总之,只有学科融合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术建设,发现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变革现实的学术命题,开阔学术思维,创新学术观点,进而让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技术时代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日常生活媒介化转向研究”(20XWB058)、黑龙江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网络社会与文化转型研究”(HDTDW2018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宗悦 排版编辑:宗悦